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会会刊,坚持学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并举,正确把握和引领保健研究的方向,及时报告保健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保健医学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保健医学实践的新经验,为广大保健医学工作者提供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杂志稿件涵盖了调查研究与群防群治、心理保健、临床医学、运动保健、营养保健、健康教育等各方面,并发布了中国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会和各省市高校保健医学会重要会议和信息。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南大学

出版部门: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87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84/R

邮发代号: 78-1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
  • 杂志名称: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873X
  • 国内刊号:50-118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2009年第3期文章
  • 女大学生乳头凹陷调查分析

    进入青春期后,女性的乳房开始发育,此时在发育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发育缺陷,如乳头凹陷等.关注乳房健康发育,并及时给予乳房相关的健康与护理,甚至必要的矫正,是女性生理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对女大学生乳头凹陷进行了调查.......

    作者:李爱冰 刊期: 2009- 03

  • 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调查

    高校健康教育受到大学生普遍重视和欢迎,为了解学生的需求,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纠正不良习惯[1],帮助大学生树立现代的健康意识,掌握必要的卫生防病知识和急救知识.笔者调查了近2年选修健康教育的800名学牛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与建议,并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刘安银;王秀丽;孙泽华 刊期: 2009- 03

  • 普通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普通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效果,为开展学校艾滋病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对70名从事健康教育的工作者进行培训,对培训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培训后对日常生活接触,如共同进餐、纹身等,是否传播丈滋病的知晓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在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和临床诊疗方面的认识,培训前后总体知晓率分别为55.00%和82.59%,对相关政策的知晓率由29.64%提高到84.64%,赞同校园内......

    作者:彭玲;张继红;张怡平 刊期: 2009- 03

  • 门诊肌肉注射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目的探讨门诊肌肉注射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及方法.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300例门诊肌肉注射患者进行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对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需求的调查.结果肌注知识缺乏者占94.3%;认为有健康教育必要性者占83.0%;教育内容需求依次为药物知识、所患疾病知识、操作配合、不良反应防治;教育形式需求依次为个别指导、宣传小册、健康宣传栏、影像宣传.结论患者普遍缺乏肌肉注射基本知识,并有开展健康......

    作者:张娅 刊期: 2009- 03

  • 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调查

    目的了解和掌握高等学校学生对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开展生殖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随机抽取广东工业大学1753名学生对其进行性与生殖健康知识问誊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8.02%的大学生了解一般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但对许多问题的知晓率低,如不知道避孕套的正确使用方法者占88.02%,知道如何选择安全的避孕方法和发生意外怀孕该如何处理的比例较低,分别为34.9......

    作者:林超雄;温玫玫;王亚静 刊期: 2009- 03

  • 网络成瘾纳入精神病的思考

    本文简要介绍了的主要内容,对网络成癔纳入精神病作了初步的探讨.分析了网络成癌的形成原因,指出了网络成癌危害青少年身心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可以断定,的出台将为网络成癌者的诊断、收治打开了渠道,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同时也会对网络成癃犯罪判决产生影响.......

    作者:邱智 刊期: 2009- 03

  • 人体力学与劳动保健

    本文介绍了良好的和不良的劳动姿势给劳动者带来两种不同的感受和后果.再从人体力学角度,介绍了如何养成良好的劳动姿势,如有效利用人体重心移动,正确的提物姿势,利用手臂杠杆原理等,来达到保护腰椎、节省体力、提高工作效率等劳动保健的目的.......

    作者:杨林静 刊期: 2009- 03